登录 注册

杨立强:全面深化工程技术业务改革创新

作者:杨立强 | 来源:《中国石油企业》2024年第12期 | 日期:2024-12-26 | 访问:764次 | 字号:

1735207623611698.png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工程技术建设世界一流增添了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为更好推进改革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实践推力。中国石油集团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油技服)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作为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力量、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的重要体现,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在改革创新上当好标杆旗帜,努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强力支撑,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示范油服企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全会针对国资央企、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中油技服深刻领悟、精准把握,自觉把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紧密结合到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上,紧密结合到推进工程技术业务高质量发展上,切实以全会精神统领改革创新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支撑。全会精神启示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中油技服深化改革创新必须与时俱进转观念,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在深刻洞察形势发展和自身条件变化中校准发展方向,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及能源事业发展全局中找准企业定位,切实把学习和实践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破解难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指南。全会要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聚焦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中油技服深化改革创新必须坚定战略执行,自觉服从集团公司战略全局,深入落实“四个坚持”兴企方略、“四化”治企准则等战略部署要求,始终坚持做正确的事,时刻校准策略举措,加速在提升治理效能、推动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面对不利因素交织叠加、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客观实际,锚定“两个矢志、三个坚持”发展方针,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我们着力打造“一体两面”命运共同体,建立一体化统筹机制,巩固均衡生产长效机制,形成准噶尔、塔里木、四川等盆地一体协同模式,保障万米深地等重大工程创出多项世界纪录,助力国内油气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重要发现和重要进展;我们锚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持转变,编制完善对标世界一流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完成中长期科技发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等顶层设计,布局海洋业务和新兴产业,促进转型升级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我们稳准实施工程技术业务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基本完成大庆钻探、测射业务重组改革,加快了组织模式、管理方式的变革步伐。但对标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还面临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形势、数智化转型的竞争压力、科技创新引领力不强、治理能力和管理模式存在短板等问题。

1735207748126289.jpg

新时代新征程上,中油技服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坚定信心决心,树牢系统观念,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的前瞻性、精准性,狠下功夫应对生产经营压力较大、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受限、支撑自立自强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较少、治理能力有待增强、作业模式有待创新、队伍接续存在问题等“六大发展挑战”,刀刃向内破解生产经营亏损、作业能力不足、组织管理传统等“三个突出问题”,不断开创工程技术业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战略支持能力。一切立足国家所需,始终坚守国资央企的政治属性,坚决履行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坚决执行好国家战略任务。坚持以打造国之重器为目标,全力推进两口深地科探预探工程等重大项目施工,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攻关形成中国特色超深钻完井技术体系,提升中国石油深地勘探开发整体技术水平。借鉴北美页岩油气开发经验,完善国内页岩油气储量评估标准体系,对标美国建设一站式综合性实验室和区域专业实验室,建立矿场试验长效机制,促进基础理论与现场实践相结合,推动我国页岩油气革命取得突破,实现规模效益开发。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坚定不移提升传统优势业务,做强技术服务业务,加快拓展空气储能、CCS/CCUS、地热、水合物等新兴业务,切实保障集团公司早日建成“三个1亿吨”新格局和提升油气产业链高效供给能力。

二是聚焦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攻关,提升核心竞争力。坚定推进装备技术、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三大补强工程”,做实做好新一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立项,全力推进“1025二期”攻关,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按照专业完整性、产业链完整性,强化科研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统筹建立中油技服科创中心,优化科技创新决策机制,打造“研发组织、条件平台、科技攻关、科技保障”四大体系,实施分级授权,加快形成研发线、产品线、服务线“三线合一”的科研攻关体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建立起满足油气新能源需求的技术体系和序列。探索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成果认定、评价、转化、考核、激励等机制,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全面升级和生产力整体跃升。

三是聚焦改革发展,坚持先立后破,提升公司治理能力。优化调整业务和市场,压减低端产能、布局战新产业、优化海外发展,实现业务结构、市场结构转型。加快建立匹配向中高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以大集中ERP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责任流、业务流、资金流、价值流、物流等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倒逼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加速变革,推动企业管理实现从指令性向流程管控的转变。加快建立现代化治理体系,加速试点事业部制管理模式,着力推动实现技术、装备、人员和经验共享,推行“项目部+专业队伍”,打造中油技服特色现代化作业新生态。统筹推进企业转型升级、钻井业务扭亏、亏损企业治理等专项改革任务,深化大庆钻探、新型风险作业模式等改革,稳准促进效益提升。持续强化依法合规治企和从严管理,健全完善涉外合同、陈欠清收、社会安全、健康管理等管控机制,全面防范遏制合规、廉洁、安全、经营等系统性风险。

1735207779604859.jpg

四是聚焦数智转型,强化数据治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一体谋划、系统推进工程技术系统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建立标准规范,促进装备技术、队伍操作和生产组织方式转型,加快追赶、逐步超越国际油服企业。其中,信息化补强重点推进数据治理,完善数据“立法”,健全标准数据管理规范,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严明数据审查责任,建立各专业数据库,完成“业务+数字化”的系统性改造,使数据真正成为核心资产;数字化赋能重点打造形成系列工业软件,在EISC系统等集团统建平台和数据湖运行和开发,为专业人员分析、研究、决策“插上翅膀”;智能化发展重点推动整个作业过程的智能化自动控制,现场装备和井下工具能够在AI大模型控制下,根据实时工况自动调整、自动优化,最终实现智能作业。同时,加快规范装备数字化体系标准,大规模推动钻机、压裂等主力装备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升级,促进接口设计标准化、统一化,打造适用于国内和国外的“云”平台,保障国内外设备有效兼容、灵活组合。

五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升政治执行力。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创新全过程、各环节。强化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统筹做好改革创新顶层设计、全程监督、统筹协调、严格考核,把改革创新落到实处,以“政治三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认真落实集团公司文化引领战略举措,持续推进工程技术文化体系建设,传承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厚植铁人文化根脉,保护好发展好工程技术特色文化,持续锻造勇担责任使命的新时代石油铁军。大胆为基层组织赋能,给予基层组织更大自主权,有力促进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组织力和凝聚力,在改革创新中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敢打硬仗、团结奋进的新时代石油铁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规划改革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集团公司党组作出全面部署,中油技服将坚决走好改革不停歇、创新不止步的新时代赶考路,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创新落实,为集团公司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贡献中油技服力量。

(作者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油技服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工程技术分公司总经理)

杂志订购热线

010-62067112

返回顶部